职慧系列活动
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个人能力,资源与环境学院于3月27日至28日开展职慧系列专题活动,涵盖职业规划、克服拖延、提升情商三大核心板块。活动通过专业讲解、趣味互动、实践演练等形式,为学生搭建起自我认知与能力提升的平台,助力学生在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。
克服拖延篇
3月27日下午15:30,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南教A座117教室开展“克服拖延”专题讲座,刘沁老师以趣味互动开启分享。
活动开场,刘沁老师组织“限时任务挑战”小游戏:同学们需在3分钟内完成一份简易计划清单,过程中设置干扰项模拟日常拖延场景。有人迅速完成任务,也有人因干扰项吸引而超时。通过游戏,大家直观体验到拖延对效率的影响,现场讨论氛围热烈。随后,刘沁老师结合心理学理论与职场真实案例,从“识别拖延类型”“拆解拖延诱因”“掌握应对策略”三个维度展开讲解。他强调:“拖延不是懒惰,而是对任务的复杂情绪与执行策略缺失的综合体现。”老师分享实用方法:认知重构,引导同学们写下“拖延任务清单”,分析每项任务背后的恐惧或抵触情绪,用“先完成一小步”的思维替代“必须完美完成”的压力;环境助力法,建议通过公开承诺、寻找“监督伙伴”等方式,利用外部约束提升执行力。此外,老师还带领同学们现场制定“个人抗拖延计划”,从每日小事切入,如“每天提前10分钟启动学习任务”,通过微小行动积累改变动力。参与同学纷纷表示,原本模糊的拖延困扰变得清晰可解,掌握的方法立刻就能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。
这场讲座不仅传授实用技巧,更帮助同学们重塑对任务的认知,从接纳拖延情绪,到拆解执行步骤,再到借助环境力量,为高效行动奠定基础。


职业规划篇
为帮助学生认知自我,提升职业竞争力,资源与环境学院于3月27日晚19:00,在南教A座114教室举办职业规划专场活动,吸引众多同学参与。
活动伊始,特尔格乐老师发表开场致辞,强调在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下,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。随后,刘沁老师带来精彩分享:通过详实数据和生动案例,勾勒出行业发展清晰脉络,助力同学们把握行业机遇;刘沁老师围绕个人职业定位与规划方法,详解从自我认知到目标设定、实施计划制定的全过程,分享实用职业规划工具与策略,为迷茫中的同学提供宝贵指导。为让参与者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建议,活动设置互动交流环节。同学们积极提问,内容涉及职业转型挑战、新兴职业机会、职场人际关系处理等,现场氛围热烈融洽。此外,刘沁老师组织小组讨论,同学们围绕职业规划主题,分享经验与困惑,碰撞思维火花,拓宽视野,获得新思路。活动还注重实践操作,在职业规划实战演练环节,刘沁老师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制定个人职业规划,并深入小组进行一对一指导,优化方案可行性。许多同学完成规划后表示,对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活动结束后,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对内容和组织形式高度满意,多位同学表示将依据所学调整职业规划,迈向理想职业道路。

提升情商篇
3月28日下午16:00,南教A座103教室热闹非凡,资源与环境学院同学们参与由PPG职慧系列活动带来的“提升情商”专场。主讲嘉宾刘沁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,开启情商修炼之旅。
活动开场,刘沁老师通过抓手指互动小游戏迅速调动现场气氛。同学们左手食指向上伸直,右手掌心朝下覆盖在右侧同伴的食指上方,当刘沁老师说出特定字眼“抓”时,所有人需迅速用右手抓住右侧同伴的食指,同时缩回自己的左手避免被抓。现场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,有同学因提前预判成功逃脱,也有同学因过度紧张导致左右互搏,大家在欢笑中体验到非语言沟通的微妙之处。
在核心分享环节,刘沁老师结合大量职场案例,从“识别表情”“识别语气”“如何转换情绪”三个维度展开讲解。他特别强调:“情商不是讨好他人的技巧,而是建立在自我觉察基础上的双向尊重。”同时介绍了提高情商的方法,如了解自己的情绪,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,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反应,这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情绪;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通过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,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;控制情绪,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避免过度激动或愤怒,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,尝试换个角度看问题。
这场讲座不仅传授了实用技巧,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自我成长与理解他人的种子。从控制情绪,到换位思考,再到有效沟通,每一个收获都成为面对生活挑战的有力武器。同学们愿将所学融入日常,凭借高情商收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职慧系列活动的三场专场讲座,从职业方向、行动效率到人际能力,全方位赋能学生成长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出此类活动,助力学子在职业生涯中披荆斩棘,成就更卓越的自我。

